“中国牙刷之都”里炼成的牙刷世家

“上世90年代,王宝勤第一次出国出差,在德国见到国外的牙刷品牌,感觉到有些"傻眼了"。彼时他已在国内行业龙头三笑集团工作近四年,国内各式各样的牙刷见过无数,而眼前的这些进口牙刷,从工业设计到用料,都还是让他作为业内人士感到惊叹。”


王宝勤所在的江苏三笑集团坐落于扬州杭集。得益于从清道光年间继承下来的传统,牙刷产业一直是杭集的血液,当地从夫妻店到手工作坊,可以说家家户户都在做牙刷。至今,杭集包揽全国百分之八十的牙刷年产量,被誉为"中国牙刷之都"。1933年,年仅13岁的杭集人韩永明受家里四代做牙刷的影响,赴上海牙刷工厂学徒。3年后,16岁的他开办了自己的牙刷作坊,自此,牙刷生产成为了韩永明一生的事业。

随着改革开放,我国的民营经济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纷纷顽强生长,也乘着这一波浪潮,1989年,三笑集团创始人韩国平子承父业,正式成立了公司,成规模地工业化生产牙刷。受江南地区"唐伯虎三笑点秋香"的美谈启发,他把公司命名为"三笑"。在国营牙刷厂还是主流时,产品的更新换代非常慢,经常五年十年都没有变化。但随着三笑等民营企业崛起,他们率先引进国外的技术、设备,不断推成出新,"一年就能推出几百个新产品出来。"此外,在那个牙刷主要销售渠道还是批发的年代,大部分的牙刷都要通过国营百货公司来流通,效率比较低。而三笑率先扶持小商品市场与个体户,把商品直接卖给义乌这样小商品市场的摊贩,周转、上货、出货的时间加快,产品流转的周期变短,市场也有活力了起来。三笑就是这样,成为了牙刷产业中的"鲶鱼",带动着整个行业的发展。鼎盛时期,三笑集团的牙刷生产占全国市场份额超过50%,王宝勤用"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来形容那个辉煌时刻。随着企业的不断发展,"三笑"的名字也不断被赋予新的内涵:"我们想通过努力,保障消费者口腔健康,让合作伙伴、员工、经销商得到满意,同时公司也能不断壮大,这三方都能笑声不断。"

2000年,三笑牙刷年产14亿只,在产量上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峰"。但也是在那一年,三笑集团做了一个在外界看来充满争议的决定,与美国高露洁合资,此后10年内,三笑牙刷只能由高露洁三笑合资公司生产。直到现在,这个决定所造成的影响,都仍然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在很多人心里,这意味着,"民族品牌好像被外国压下去了,从感情上来讲,肯定有些接受不了。"但在王宝勤看来,跨国公司的进入,同样也带来了新经营理念与技术的进步,极大减少了我们曾和国际一流水平的差距。他还记得第一次去德国出差时,在展会上看到眼花缭乱的生产机器、精密的牙刷磨具和设计多样的成品牙刷时的震撼:"感觉到怎么做都有很大的差距,是全方位的差距。"20年前,国外企业对牙刷质量的把控比国内严格的多。而高露洁带来的"磨圆"技术,改变了此前国产牙刷容易造成牙龈出血的弊端,也进一步提高了国内牙刷制造的理念和标准:"这些改变怎么来的?都是通过这个逐步吸收的过程,我认为这也极大促进了口腔事业的发展"。"你要能够有它的实力,你才能跟人家竞争,不先去做学生,你哪一天才能做老师?只有先做学生,学成本事了,你总有一天你会做老师。"王宝勤坦言,正是通过高露洁这样跨国公司的进入,国内企业才有机会在与他们的磨合中不断学习其经营理念和先进技术;也是秉持着这样的理念,2010年以后,三笑创立的全新品牌"可洁可净"飞速发展,至今牙刷年产量已突破4亿。这一变化,是从30年前的"傻眼",到如今的自豪。

2020年初,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牵动了全国的心。在疫情的影响下,很多行业都或多或少受到了影响。但三笑集团副总经理张海平说,这次疫情对企业目前来讲影响并不大,甚至复工后的产量比去年同期还有所增加。"由于三笑集团去年的销售增长、所以年前就做了很多前期招聘工作(包括老员工介绍新员工),疫情期间、我们在严格规范防疫措施前提下、包车去外地接员工,配合政府部门做好流调工作。"据介绍,早在2月11日,三笑就在当地政府的关心指导下,成为了区里第一家复工的企业,为了一手抓防疫,一手抓生产,三笑按照政府防疫要求购买了口罩、消毒液、红外测温仪,准备了隔离房间。员工如果由于疫情造成没有到岗的、也都有基本工资发放。在这些应对中,疫情之下的三笑,今年复工后产量反而比去年同期增长了百分之二十几,用工人数也增加了。

在王宝勤看来,随着科技的发展,未来"刷牙"对于人们来说可能也会成为一件"非必须"的事,但不会改变的是,口腔健康是永恒的主题。也因此,三笑未来的定位,不光是做牙刷,更多将专注于口腔护理,"围绕口腔护理做精做强,做成行业的巨人""三笑,是笑在今天,笑在昨天,笑在明天。我们近期的目标是,先干他个一百年,远期目标是我们再干百年!"

×

关注PCE

扫描二维码,关注PCE